福州海关“三化”锚点模式助力船舶通关降本增效
时间:2025-03-31 14:26

  清晨,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随着一阵响亮的汽笛声,在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驻罗源湾办事处的监管下,由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骨干企业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造船”)建造的全球最大的85000吨级多用途纸浆船缓缓驶出码头,奔向蔚蓝色的大海。

  今年来,福州海关通过实施数字化改革与技术创新,推出多项进出境船舶通关便利化措施,助力口岸通关效能跨越式提升,为福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船舶检疫数字化:卫生证书“云签发”

  “以前为办理船舶卫生证书,我们需要多次往返船方和海关办公地点,现在通过无纸化系统线上签发,大大节约了船舶通关时间。”宁德升思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李季点赞道。针对传统纸质证书流转效率低的痛点,福州海关率先在全国上线船舶卫生证书线上办理功能,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平台即可完成申报、领证全流程,同步实现证书二维码验真和全链条溯源。系统试点运行以来,已累计签发各类电子证书760余份,累计为企业节省企业往返、等待时间550小时以上,节省企业滞港费、往返交通费、邮寄递费等相关费用逾377万元。

  电讯检疫智慧化:船舶通关“零延时”

  依托5G通信和智能终端设备,福州海关创新应用 "智慧电讯检疫" 模式,船舶靠港第一时间实施船舶检疫远程监管,实现入境船舶“即到即检”,较传统登临检查平均缩短整体通关时长80%以上。“新模式实施后,即使船舶分散靠泊时,也能在当天完成入境检疫,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船舶费用。”福港(罗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敬表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福州海关已在罗源、莆田、宁德、平潭等4个主要水运口岸全面复制推广该模式,累计完成智慧电讯检疫超320艘次,相关企业节省检疫时长约3900余小时,节约船舶租金等费用约6800万元。

  监管资源集约化:协同管理“再升级”

  近日,新版海关运输工具水空子系统正式上线,在船舶备案、人力资源配置、跨部门协同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优化。“新系统上线后,不仅将船舶备案数据项从48项精简至13项,还实现了线上修改、撤销,比之前方便了好多!” 中国福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先明竖起了大拇指。不仅如此,此次升级后,允许现场海关根据实际情况,将科室外人员纳入登临检查力量库,实现监管资源“全局统筹、动态调度”,同时,通过“转港交接信息”模块强化跨口岸协同监管,推动口岸监管资源跨部门、跨区域统筹运用,形成船舶进出境集约化监管新格局,进一步提升船舶通关效率。

  下一步,福州海关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项目落地见效,主动探索船舶监管多个智慧场景关联集成、串珠成链,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贡献海关力量。

 

来源:福州海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请输入以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