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420-0300-2013-00016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 2013-11-20
  • 标    题: 福州保税港区2013年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思路
  • 发文字号: 榕保委
  • 发布日期: 2013-11-20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保税港区2013年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思路
榕保委
来源:福州保税港区管委会 时间:2013-11-20 00:00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区紧紧抓住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战略契机,紧紧围绕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大局,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核心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3年简要工作情况

(一)全区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年初以来,我区积极克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种种困难,出台各类优惠政策,改善通关环境,助推区内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9月,全区财政收入2.55亿元。全年预计3.4亿元,其中保税区2.9亿元,保税港区0.5亿元。二是进出口额较为稳定。1-9月,全区进出口贸易额40.88亿美元。全年预计53.07亿美元,其中保税港区进出口贸易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7.26%。三是招商引资见成效。1-9月,全区新注册项目147个,注册资本5.18亿元。全年预计注册项目170个,注册资本6亿元。四是港口发展良好。1-9月,江阴港1-5号泊位吞吐量667万吨、60万标箱。吞吐量全年预计710万吨,78万标箱。五是国际中转业务实现突破。江阴港新开展的国际中转业务至今为止已经操作4万多标箱,全年预计可以突破5万标箱。

(二)保税港区年底将封关运作

年初以来,我区领导就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事宜,积极赴京协调财政部和海关总署。根据海关总署所提的整改方案,我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相关整改工作,确保年底封关运营。

一是积极推进港口内外贸货物物理隔离网建设。按照海关总署整改方案要求,协调码头业主单位,于10月底启动港口泊位内外贸货物物理隔离网建设,工程将于11月上旬竣工。

二是完善福州保税港区海关信息化平台建设。保税港区信息化平台项目,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和海关联合测试小组的现场测试,已基本达到保税港区封关运作要求。

三是切实做好海关后勤保障工作。为满足海关工作人员住宿需要,我区在保税港区周边租赁了鑫天源大厦(面积6500平方米),作为海关工作人员临时住宿用房,目前已装修完毕,正在衔接搬迁工作。

(三)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业务实现较好开局

年初以来,我区以汽车口岸通过国家验收为契机,围绕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功能优势,积极开展汽车口岸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完成了保税港国际汽车展厅改造保税港国际汽车展厅(1.1万平方米)已完成装修,正在安装监控设备。从美国进口的27部福特猛禽预计将于11月底到港并入区展示,今后有望形成每月常态化进车态势。

二是组建了专业汽车服务平台公司。福州保税港汽车城有限公司、上海元初物流公司、八方物流公司和台湾京扬物流公司达成协议,拟联合成立福州港太元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专业的车辆运筹管理公司,可为汽车口岸提供进口汽车仓储管理、报关、整备交车、零组件及运输配送物流等营运服务。

三是在政策方面有所突破。福州海关原则同意进口汽车入区展示,保税区海关正在制定入区展示通关流程。市工商局已同意5家企业在我区试点放宽非中规车进口商经营范围,同时支持保税港区进行金融服务公司试点。

四是在汽车口岸招商和业务拓展方面有所起色。5.18海交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汽车口岸政策功能推介会,并积极跟踪联系重点汽车经销商,拓展进口汽车业务,取得积极成效。截止目前,保税港区已注册汽车经营企业2家,福州保税港区银河国际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福州保税港太元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福建乾坤车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科乐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华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正在办理注册手续。另有万商名车、中信汽车、华菲汽车等三家企业已提出入区申请,正着手开展注册登记工作。1-9月份共进口车辆150辆,另有198辆在途,预计全年可达1000辆。

五是积极筹建海峡两岸汽车运营中心。积极推动与台中自贸港区合作,建设“海峡两岸汽车运营中心”。6月15日,两区在福州签订合作备忘录。目前,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并提请转报省政府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超序时完成

年初以来,我区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成立重点项目领导小组,量化项目进展,责任分工到人,明确办事时限,完善考核机制,有效促进了项目进展。

一是市重点项目超序时完成。福州保税物流园区、宏捷国际供应链、鑫原达冷链物流、华沛研发中心等四个项目被列入福州市“五大战役”建设项目,年计划总投资为7500万元。截止八月底完成6839万元,完成计划数91.19%。预计年底可完成8339万元,完成计划数111.17%。

二是促进保税港区落地项目动工。通过积极督促,总投资1700万元、建筑面积0.97万平方米的象屿物流园一期仓库项目已动工建设。中外运集团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一期保税仓库和0.38万平方米的堆场项目进入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计划在12月中旬对外招标。

(五)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建设初见成效

年初以来,我区以海峡经贸广场为载体,围绕培育和建设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与福州国检局签订战略协议,出台优惠政策,推进交易市场建设与招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组建了市场运营平台公司。由保税港区保通物流公司负责交易市场建设与运营。

二是建成了进口酒类检测试验室。目前已完成装修工程及设备采购,计划于11月中旬验收,年底投入使用。

三是市场招商与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区内已注册进口食品类企业23家,优传、酩豪、凯撒等6家酒类企业已入驻交易市场,使用展厅面积近2000㎡,市场进口食品种类从单一的进口葡萄酒扩展至进口食用油、进口奶粉等,1-9月通过市场产生交易额2110万元人民币,其中葡萄酒销售量18万多瓶,销售总额1200多万元。

  (六)物流服务辐射效应逐步扩大

年初以来,我区围绕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改善通关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业务拓展,培育品牌物流产业,深化物流功能,有力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今年新引百通速达、澳世、新干线等9家物流企业,目前区内物流企业已达82家,其中有3家全国百强物流企业,形成了出口拼箱、进口分拨和贸易配送等三大物流特色,业务量不断拓展。区内物流企业今年将为冠捷、捷联、华映光电、福耀玻璃、戴姆勒汽车、清禄鞋业、南孚电子、佳通轮胎、南方铝业、力恒化纤等福州市及南平、三明、宁德等周边地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53亿美元物流配送服务,有力促进了福州市和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七)国际卫生港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市政府安排部署,今年初我区全面启动创卫工作,计划3年内成功创建福州保税港国际卫生港。目前,已完成专家预评估工作,确定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安排表,各成员单位正按照最新建设标准和安排表进行自查。

(八)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年初以来,我区制定了《2013年福州保税港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建设,通过观看《官箴》、《先遣连》等宣传教育片,参观廉政文物展,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和检察院同志分别举办正能量心理辅导讲座和预防职务犯罪廉政教育讲座,每周群发智慧短信和廉政短信一条,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积极开展推荐好书、《保税港区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和书评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精神文化活动,在全区树立了健康文明、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福州市“推进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重要一年,也是保税港区封关运作第一年。我区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敢为、能为、有为”要求,全面推进保税港区开放开发、加快保税区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中争当排头兵。

根据以上思路,2014年主要做到“五个全力”:

(一)全力推进保税港区开放开发

一要加快资源盘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福清市政府洽谈,尽快完成出口加工区0.81平方公里资源盘整和行政管理权限移交,实现保税港区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一体化。同时要加快积极推进国际物流区二期工程和加工贸易区一期道路围网建设,推进国际卫生港创建,营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投资环境。

二要做大保税物流业务。完善保税港区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通关环境,落实区港联动政策,以韩国三星电子中国华南区保税分拨中心项目入驻为契机,聚集更多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拓展国际采购、进口分拨和进出口拼箱业务,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申报,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集散中心,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业务。

三要加快出口加工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和500强企业入驻,重点培育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加工贸易产业基础。

四要做大港口吞吐量。加大港口扶持力度,鼓励航运公司开辟新干线,加快拓展国际中转业务;以向莆铁路开通为契机,加快铁路物流区集装箱货场和散杂货市场建设,积极对接周边陆地港和内陆省份,吸引我省闽东北及以江西、湖南等周边地区货源,大力促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加快福州外贸集装箱航线下移,力争2014年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

(二)全力拓展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业务

一要进一步优化汽车口岸运行环境。积极协调海关、国检等口岸监管部门,优化汽车通关流程,提高通关速度。争取口岸单位推出更多便捷举措与优惠政策;协调码头业主,降低港口运作成本,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增强口岸竞争力。加强与福州市招商银行、中国太平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二要繁荣国际汽车保税展厅。加快太元行汽车交易中心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引进更多经销商入驻,形成国际多品牌汽车集中展示销售的汽车保税展厅。

三要加大汽车口岸招商与业务拓展。全力争取香港左钛汽车商会旗下会员单位选择江阴港区作为新的整车进口口岸,实现大批量进车;争取省内建发集团、戴姆勒奔驰中规车进口业务;争取上海元初集团将部分中规车进口业务向江阴港分流。促进东南汽车、戴姆勒奔驰、金龙客车及江西、温州等周边地区主要汽车及零配件企业到保税港区开展汽车及零配件出口业务。

四要推进海峡进口车配件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嘉里大通与聚升实业公司合作,推进海峡进口车配件集散中心建设,形成两岸汽车配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做大保税港区进口车配件分拨业务。

五要积极促建海峡汽车运营中心。积极推进海峡汽车运营中心申报,争取国家支持,同时加大与台中自贸港区合作,推进运营中心业务拓展。

(三)全力推进保税区发展提升

发挥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积极融入马尾新城开放开发,加快保税区改造提升步伐。

一要提高区内土地集约利用率。对区内厂房、仓库、办公楼进行统一动态管理、科学招商;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常胜地块、怡昌地块、东源地块、西方号地块等土地收储;深化“零土地”招商,利用现有厂房,促成联姻项目落户,鼓励老企业增资扩产,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二要加快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建设。完成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管理与运营平台公司组建,构建完整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福州酒类检测中心建设,加快酒类恒温仓库及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监管场所建设。加快进口酒类交易市场品牌宣传与招商工作,积极引进福州及周边地区进口酒经销商入驻。

三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华沛时代总部大厦为载体,出台总部经济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国家级、省市级国内优势企业和外国公司驻华地区的企业总部、职能运营中心、地区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分销中心以及采购中心,积极发展广告、设计、影视、传媒、软件等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保税区特色的贸易和文化创意总部中心

四要积极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理顺政企关系,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规范企业管理。科学制定好区内国有企业各自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稳步实施。同时要防范经营风险,有效控制企业负债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是我区发展的生命线和推动力。当前要着眼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坚持以规划引导招商、项目推动招商、环境吸引招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要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完善招商工作网络,建立招商资源数据库,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

二要进一步明确招商方向。保税区要围绕区域转型升级和拓展税源,以预包装食品交易市场、华沛总部大厦为载体,重点引进预包装食品经销商、商贸总部企业以及金融、证券等高税源项目。保税港区要围绕拓展保税业务,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等项目为载体,重点引进航运、物流、汽车进出口和出口加工等项目。

三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中外运仓库和堆场、海富特生物科技公司二期项目尽快动建;促进保税物流园区二期、宏捷国际供应链、鑫原达冷链物流、华沛研发中心、捷威仓储设施、象屿集团物流园一期仓库等在建项目尽快竣工;促进宏东食品公司软骨素研发生产项目、美旗淮矿(福建)国际采购中心和万全冷链总部等项目尽快落地。

(五)全力优化区域投资环境

一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围绕“保税港区的事,马上就办”,不断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干部工作作风,大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要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完善保税港区企业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服务责任制,坚持下企业,深调研,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项目落地和企业生产排忧解难,为发展壮大企业出谋划策。

三要营造共建共赢环境。与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机制,促进与福清市及马尾区联动发展,加强和完善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相关职能单位及口岸单位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和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有关廉政规定,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保廉体系建设,将各项制度、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在全区上下形成勤政廉洁的从政氛围。

2014年,我区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机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把保税港区运营发展好,发挥其辐射、服务和窗口的作用,为推动福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3年11月2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视频解读
媒体解读
图片解读